黑龙江省首例双肺移植患者顺利转出ICU 喜迎术后第一个生日?

最佳回答

原标题:黑龙江省首例双肺移植患者顺利转出ICU 喜迎术后第一个生日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6日电(李华虹 方若冰)8月3日,我省首例DBD序贯双肺移植手术患者李某云(化名)怀着重生的激动和喜悦,迎来她术后第一个农历生日。这也是她在转出重症医学病房(ICU)后第一次见到家人,面对亲人和医务人员送来的生日蛋糕,她热泪盈眶,感激与喜悦溢于言表,她表示自己能够获得重生,要感谢家人的不离不弃和医生们的高超医疗技术。据悉,术后第八天的李某云转出重症医学科病房(ICU),进入胸外科一病房继续进行后续治疗与康复训练,目前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可以下地行走,身体状态逐日转好。

医护人员与李某云一同庆祝术后的第一个生日

7月19日,历时5小时,动员近百名医务人员,十多个科室联合开展的黑龙江省首例非体外循环下DBD(脑死亡器官捐献)序贯双肺移植手术在哈医大二院完成。黑龙江籍女子李某云终于等来了这场救命的医学战役,结束了困扰她十余年的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迎来生的希望。在我国著名肺移植专家、中日友好医院陈静瑜教授带领指导下,哈医大二院胸外科团队、麻醉学科、呼吸病学、重症医学等学科通力合作,共同实施了这项高难度手术,谱写了生命的奇迹。

李某云吹灭重生后的第一根生日蜡烛。

7月27日上午11时,术后第八天,患者在ICU医护人员的护送下顺利转出ICU,距离“重生”又再近了一步。医务人员为李某云送来了手机,她第一时间与丈夫取得了联系。十余年间,李某云每喘一口气都是煎熬,入院之前,她每天卧床,经常跪在床上才能入睡。手术结束后,虽然她现在身体仍然虚弱,肺功能还需要更多康复训练,但能够平躺,能够顺畅地呼吸,已经让李某云非常兴奋。在拿到手机的第一时间,她给丈夫发送了一条深情的微信:“老公,我爱你!”字里行间,充满了重生的喜悦和对家人的感激。

李某云亲手插上术后的第一根生日蜡烛

农历六月廿二是李某云48岁的农历生日,家人和医生给她买来了蛋糕,庆祝她获得重生,祝福她早日康复。李某云的丈夫也终于和妻子面对面说上了话,自从李某云手术以后,他仅仅在ICU里匆匆见面,那是妻子还十分虚弱不能说话,转出ICU后李某云也一直住在隔离病房。真真正正再看到妻子,她可以起身行走,可以和他说话,让李某云的丈夫笑的合不拢嘴,不停地和妻子打趣,逗她开心。

李某云在病房中进行恢复训练。

李某云家住青冈县农村,家里只有十几亩地,从前身体还好的时候,李某云操持家务,丈夫务农,儿子学习成绩好,日子虽然清贫,但也非常幸福。数年前李某云因严重的慢阻肺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丈夫一人身上。为了给妻子看病,还要供考上大学的儿子读书,李某云的丈夫就在周边打零工赚钱,亲戚朋友和邻里也常常接济他们。随着李某云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丈夫只好放弃工作在家陪护,家里也从此几乎断了生活来源。李某云感觉自己成了丈夫儿子沉重的负担,一度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

胸外科一病房的护士们为李某云送来生日蛋糕。

然而,即使生活再艰难,一家人也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四处求医,坚决地为李某云治病。在隔离病房里,李某云说:“没有老公和儿子的支持,我一定撑不到现在,这次大难不死,一是要感谢医生们的高超技术,再就要谢谢我的老公,对我不离不弃。”丈夫在一旁略显腼腆,小声地安慰她:“人活着最重要呀,钱没了可以再赚嘛。”李某云不禁热泪盈眶,对未来的生活燃起了信心。劫后余生,让李某云百般珍惜现在得来不易的健康,李某云表示,现在的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好,恢复的效果很明显,以后自己康复出院,还可以承担起家务,也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丈夫就不用天天陪在身边照顾,儿子也快要大学毕业可以独立了,家里很快就可以渡过难关。

据重症医学科(ICU)B区主任王怀泉介绍,李某云术后的治疗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经历了多次有惊无险的抢救过程后,各项指标才逐步开始平稳。患者术后当晚一度循环难以维持,医生们采用严格监控输血速度,同时采用各种治疗手段终于改善了患者循环。但当天半夜,患者又发生了出血风险,经一夜抢救,至术后第二天早,患者生命体征终于平稳下来,渡过了有惊无险术后24小时。此后,患者的身体情况恢复逐渐好转,呼吸也开始顺畅,术后第二天便顺利脱机拔管。术后第三天,患者生命体征进一步平稳,可自主坐起,间断地少量喝水,间断脱离呼吸机。术后第四天患者开始少量进食,喝粥、吃小面条,同时,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咳痰训练,肢体功能锻炼,并逐渐离床。

王怀泉主任介绍,患者术后24小时后,就早期使用了肠内营养支持,早期的呼吸功能和肢体功能训练,严格的无菌控制感染,高强度的护理,这些都是保证患者能够安全度过术后围手术期,并快速康复的重要保证。

据哈医大二院胸外科主任张临友介绍,目前患者排斥反应平稳,基本生命体征、血气、化验指标基本正常,精神状态良好,生活可以自理,可以自己洗脸刷牙和进食。由于肺部是直接接触外界的器官,每一次呼吸都与外界相通,因此未来的治疗重点仍然以预防细菌和病毒感染为主,严格预防卡氏肺囊虫感染。在排斥反应监控方面,患者的超级排斥反应期已经渡过,但仍要防止血管排斥、支气管排斥等复杂的排斥反应,也要预防慢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患者仍然需要严格的隔离防护,远离人多场所和灰尘,因此,胸外科抽调了高水平的护理团队昼夜看护,严格控制肺移植患者无菌环境。

据哈医大二院副院长焦军东介绍,以慢阻肺为例,目前是我国居民的第三位主要死因,患病人群的总体趋势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黑龙江省是我国慢阻肺等重症肺部疾病的高发地区,环境因素、生活饮食习惯等原因,导致大量患者存在于农村和偏远地区,这些终末期肺部疾病的根治性手术就需要肺移植。然而由于肺移植技术要求较高,加之供体来源稀缺和转运时间短等因素的限制,黑龙江省肺移植技术开展比较缓慢,大量重症肺功能损伤、重症慢阻肺疾病患者得不到有效的医治,提高肺移植手术能力和技术是当务之急,对提高我省肺部疾病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掀开了黑龙江省脏器移植事业的新篇章。

事件回顾:

哈医大二院大脏器移植事业再绘新篇章 多学科通力合作完成双肺移植

黑龙江省首例非体外循环下DBD序贯双肺移植手术在哈医大二院完成

19日,历时5小时,动员近百名医务人员,十多个科室联合开展的黑龙江省首例非体外循环下DBD(脑死亡器官捐献)序贯双肺移植手术在哈医大二院完成,标志着黑龙江省器官移植事业再次进入新的里程碑。47岁的黑龙江籍女子李某云(化名)终于等来了这场救命的医学战役,结束了困扰她十余年的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迎来生的希望。在我国著名肺移植专家、中日友好医院陈静瑜教授带领指导下,哈医大二院胸外科团队、麻醉学科、呼吸病学、重症医学等学科通力合作,共同实施了这项高难度手术,书写了生命的奇迹。

“喘口气都是煎熬”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是一个地处偏远的贫困县,今年47岁的李某云祖辈都生活在这里。她自小随着村里人务农,业余爱好之一就是农闲之余抽烟,一抽就抽了20多年。年轻的时候李某云就有些支气管炎的毛病,再加上吸烟的习惯,十年前,李某云就开始感觉“肺不好了”,经常咳嗽、痰多,有时候还感觉喘不过气。一开始李某云也并没有在意,可近几年她的病情开始迅速恶化,四年前出现了间断性的呼吸困难,干一会儿活就得休息半天,而且很快病情越来越重,当地医院诊断为严重的支气管肺炎。从此,李某云几乎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发病住院,冬天更是难熬。李某云逐渐丧失了行动能力,只能每日卧床,从每天睡觉三四个小时,发展到整宿无法睡眠,慢慢地无法平躺,只能跪在床上或者侧身睡觉才能稍微舒服一些。

“每喘口气都是煎熬。”李某云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憋闷、乏力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她。饱受疾病的折磨,李某云迅速消瘦,身高167cm的李某云,体重从50公斤下降到仅37公斤。去年年底,为了能让李某云顺利渡过寒冬,家人将她送到深圳的亲戚家休养,但刚刚过了农历春节,李某云发病更加严重了,家人立即将她带回哈尔滨,5月3日晚,李某云一下飞机便直接来到哈医大二院呼吸内科治疗。

据呼吸科二病房主任陈宏介绍,李某云的肺功能非常差,肺功能减退分级已经接近4级,口唇紫绀,胸呈桶状,几乎无法行走,确诊为:慢性肺气肿伴双肺感染、右肺中叶肺大泡,极重度慢阻肺。经过与胸外科的联合会诊和救治,李某云的病情慢慢稳定,但随着逐渐加重的病情,患者的情况不容乐观,唯一能救治她的办法只有肺移植。

李某云很清楚自己的病情,她知道再不做手术,很难活下去,而且未来的生活将更加难熬,在家人的支持下,李某云一家决定进行肺移植手术。

千里转运 百人护卫 五小时鏖战 首例DBD双肺移植顺利完成

李某云非常幸运,在仅仅两个月排期后,她就等到了合适的供源。7月18日,北京传来消息,找到了匹配的供体,李某云一家得到医院通知,当天便火速赶往医院。

于此同时,哈医大二院迅速开始手术的准备工作。由于患者需要进行双肺移植,为确保手术成功,哈医大二院特地邀请我国著名肺移植专家、中日友好医院陈静瑜教授与哈医大二院胸外科张临友教授团队共同完成手术。

医务部也立刻召集胸外科、呼吸重症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ICU)、手术室、药剂科、供应中心、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水电科等十多个部门负责人,制定术前预案,分组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从18日开始,医院药剂科、供应中心、输血科等辅助类科室立即准备肺移植手术必备手术器械和特殊药品;手术室、胸外科、重症医学科进行术前准备,由于肺移植手术对无菌要求极高,各相关手术室、病房、重症医学科必须反复进行无菌处理……近百余名医院工作人员快速反应,通力合作,在十几个小时内完成了全部准备工作。

由于活体肺脏取出后,必须在12小时内完成移植,19日早,当北京的供体准备完毕,民航开辟器官移植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进行肺脏转运,上午11时,供体抵达哈尔滨。

上午9点40分,受体开始麻醉,为了减少对患者的损伤,本次手术没有应用体外膜肺氧合系统进行辅助呼吸,这给麻醉带来了不小挑战。因为双肺移植术过程中,患者将仅有一侧肺脏在工作,所以麻醉医生要通过各种药品和操作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管理,确保血压、心律及氧合指标等重要生命体征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11:30分,供体抵达医院后,手术开始。第一组医生小心谨慎地对供肺进行修剪,同时另一组医生将侧卧的患者进行右侧肋间切口,闭合患者右肺的供血和通气功能,对右肺进行切除。当右肺完整切除后,借助左侧肺脏功能,逐步完成右侧供肺的动静脉和气道吻合,并逐步恢复右侧供肺的供血和通气,右侧供肺移植完成。

经过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平稳,借助呼吸机的辅助功能,医生们将患者翻身到另一侧,开始进行左侧肋骨间切开,采用同样的方式,顺利完成了左侧供肺的移植。

16时30分,双侧肺脏全部吻合完毕,开放供血和通气后,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平稳,历时5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第二日清晨,患者术后清醒,目前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一次手术置换双侧肺脏 高难度快速应变考验综合实力

据哈医大二院胸外科主任张临友介绍,肺移植手术主要有四个术式:肺叶移植、单肺移植、双肺移植、心肺联合移植。本次非体外循环下DBD序贯双肺移植的手术难度较普通单肺移植更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患者因为慢阻肺需要做双肺全移植,做完一侧移植后,变换体位,再做另一侧,所以术中静脉动脉位置不好掌握,给医生造成的难度比较大,术中血管、器官吻合难度比较大;再次,手术时限要求严格,肺脏从供体上切除,到运送到手术目的地,到给患者移植完成的整个过程必须在12个小时内全部完成,这对医院综合实力有非常大的考验,要求全部肺移植相关部门通力配合、迅速反应;最后,患者是慢阻肺患者,肺腔相对常人较大,对供体的身高等各方面要求较高,幸运的是,患者身材瘦小,所以正常人的肺脏大小足够给她使用。

据哈医大二院院长张斌介绍,哈医大二院是我国最早研究脏器移植的医院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哈医大二院成功实施狗头移植实验的研究,并获得移植后存活5天零4小时的国内最好记录,震惊世界,从此开辟了我国器官移植领域的先河。1992年,我国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夏求明主刀,施行了东北地区首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患者杨玉民术后存活18年半,1994年心脏移植患者于文峰迄今已健康存活24年半,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存活时间最长的“换心人”。此后,哈医大二院在心脏移植、肝移植、肾移植等大脏器移植基础上,相继开展肺移植、心肺联合移植的临床实验工作,积累了大量脏器移植的宝贵经验。

编辑李香梅审核解培华

来源中新社黑龙江分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更多回答

光荣特库摩旗下的福利养成游戏《死或生沙滩排球:女神假期》DMM版今日开启了庆祝“心”的生日的庆祝活动。

活动期间,官方会在游戏中添加特殊的氪金扭蛋,玩家们有机会以极低概率从中获取“心”的全新SSR时装:裘艾尔·拉比斯拉斯丽(需要注意的是无法使用免费钻石进行抽奖)。和之前的活动规则一样,即便刷不出时装,也能获得生日蛋糕等道具,用来给角色赠礼增加经验值。

心首次登场于《死或生3》,是一名使用八极拳的学生,同时也在京都从事舞伎工作。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而不顾母亲美夜子的反对参加了DOA大赛。

有趣的是,系列制作人板垣伴信曾高度评价作为3D格斗游戏始祖的《VR战士》,希望能够增加一名像结城晶那样使用八极拳的角色,正是在这样的想法之下,诞生了心这名角色。

今日郭涛晒出儿子照片,庆祝儿子11岁的生日。发文石头哥哥,11岁生日快乐~

石头面前有两个蛋糕,左边是酷炫的 车轮,右边的蛋糕上面有着11岁生日的蜡烛。

石头戴上生日帽准备吹蜡烛!

石头的妈妈也晒出石头的照片,发文称一转眼你就成了大小伙子,十一岁了。

石头吃着妈妈做的长寿面。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